
-
03
2024-04
-
25
2023-10
-
03
2023-07
-
06
2022-04
優良家風 傳承豐富
家風,是多年來構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價值觀和人生觀。習近平指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是一代一代人的言傳、是潤物細無聲溫暖身教。對我而言,家風來自于生活的每一個小片段,在一次次餐桌上的夾菜中,在一次次出門前的叮嚀中,在全家人的彼此關愛與牽掛中。 家風,是奶奶的勤儉節約,質樸善良。奶奶年輕時,家里孩子較多,為了養活缺衣少穿的一大家人,她養成了勤勞節約的習慣,年年月月節衣縮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對糧食的節約,每次吃完飯她都要用饅頭將碗擦的干干凈凈,從不浪費一粒糧食,這種習慣一直持續到后來日子富裕的時候,直到九十四歲她去世,永遠都在用行動告訴我們,一粒一粟當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美好生活必須節約。 家風,是媽媽的勤勞堅忍,無私奉獻。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只有媽媽操持家務,家中的里里外外都收拾的干凈利落,每天天還沒亮,媽媽就下地干活,從不喊苦喊累,時常告訴我們“人勤地不懶”,每天天不亮就能看見她在地里辛勤耕耘,一年年的好收成都來自于她笑容背后的勤勞堅忍。她無私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換來小家的安寧和諧。 家風,是我的堅韌執著、善良沉穩。媽媽因為家里兄弟姐妹多供養不起,所以只讀過兩年小學,媽媽對知識的渴望全部化作對我的鼓勵,我刻苦讀書、深知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終于考出農門,工作中一直伴隨著學習,學歷深造、職稱晉升,專業知識充電,讓自己和年輕人一起永遠在趕考路上拼搏,媽媽也從未放松對子女的教育,她交給了我永遠記得與人為善的道理和沉穩出事的態度,女兒總和別人說:“我媽媽很善良,也很愛學習,從我記事起,她一直在學習”。記得女兒本科畢業時,給我在電話中說“媽媽,感謝您培養了我、教育了我,給了我不斷學習的動力,我要繼續學習下去”。我感激女兒的成長,也感激自己堅持不懈的學習行為影響了女兒。如果說我的刻苦改變了人生,那么女兒的努力是逆襲了人生。我的刻苦勤奮在女兒身上也悄然傳承。 家風,是女兒的勤奮好學、自強自立。女兒幼時有過一段在農村和母親生活的經歷,老輩身上的優良傳統在孩子身上得以延續。女兒從小就獨立、好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交通大學本科就讀,畢業后申請國外大學繼續深造,目前正在為攻讀博士學位準備。在女兒的身上新時代自強女性的優良家風的內涵更加發揚光大。 “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2021年末的疫情突然來臨期間,我積極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干部下沉工作,為抗疫工作盡自己綿薄之力,除了在家組織安排年末財務決算工作外,積極參加小區內抗疫工作,抽空為單位駐扎民警堅持送飯,讓離家在外的民警感受家的溫暖,用行動使愛的正能量在身邊傳播,通過小小的付出,我感覺到了內心的喜悅和自我價值的提升。小家大國,家庭是國家的細胞,只有家風好、家風正,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才能促進黨風、政風建設。因此,作為家庭一員,我們不僅要繼承家風,更要不斷發揚家風,培養風清氣正的家庭氛圍,從熱愛家庭、熱愛生活做起,把熱愛學習作為重要的家風文化與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有機結合,緊密聯系。 作為孩子的第一陪伴人,母親具有極大的影響力。盧梭說得好“母不母,子則不子”。作為女性,我為自己能夠成為弘揚和傳承優良家風的使者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建議新時代的女性能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肩負著弘揚優良家風的使命,為構建新時代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
14
2021-12
學習“偉大建黨精神”思想感悟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這32個字的偉大建黨精神,是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新概括。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
-
28
2021-10
脫貧攻堅書奇跡 鄉村振興啟新篇
中合是一個美麗鄉村的名字,她位于秦嶺南麓,地處南北氣溫分界線,這里南北氣候共存、南北生物共生、南北習俗共雅,景觀薈萃,植被蕓蕓,尤為適宜人居。傍晚時分,薄霧綿綿,
-
20
2021-08
看百年征程 悟初心使命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2021年7月13日下午我們在單位的組織下集體觀看了《永遠是少年》《柳青》兩部紅色電影。兩部電影譜寫歷史輝煌,再現了共產黨人對信仰的追求和執著
-
20
2021-08
寬容不是忘記,歷史還需銘記
76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浴血奮戰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雖然我們這代人沒有親身經歷過那段血雨腥風的慘狀歷史,但是僅僅在影片上目睹
-
04
2021-08
曾經百年歸來仍少年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中心組織職工觀看了獻禮建黨百年的紅色青春電影《永遠是少年》。 該影片講述的是馮健行、文婷等熱血青年學子,積極加入初創不久的中國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