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深挖“一村一品”让美丽乡村“各美其美”

时间:2022-10-03 14:00:36 | 浏览:474

人民网-安徽频道下吴罗市村的生态田园之旅,蒋顾村的红色教育基地,新和村的休闲观光农业……走进郎川大地,处处都是不一样的景象,各乡村因地制宜,把优势变为特色,正逐步走上“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十三五”以来,郎溪县结合乡村振兴工作,

人民网-安徽频道

下吴罗市村的生态田园之旅,蒋顾村的红色教育基地,新和村的休闲观光农业……走进郎川大地,处处都是不一样的景象,各乡村因地制宜,把优势变为特色,正逐步走上“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

“十三五”以来,郎溪县结合乡村振兴工作,突出规划引领,在完善农村公共设施,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牌”的要求,深入挖掘各村(社区)的文化底蕴,打造出一个个牵系着人文记忆、寄托着田园牧歌的美丽乡村。

实行农旅结合 畅享田园牧歌

日前,走进凌笪乡下吴村罗市中心村,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一排排新植的绿化生机勃勃,一户户干净美丽的庭院整洁如新,百亩茶园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一幅村容村貌的秀美画卷近在眼前,一步一景中尽显别样风景。

据了解,罗市中心村坐落在伍员山山脚下,主峰海拔440米,有“吴头楚尾第一山”之称,伍子胥在此留下很多传说,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东、西、北三面与江苏溧阳、平桥接壤,区位紧邻溧阳天目湖景区,溧阳市旅游1号公路沿村而过,贯穿凌笪乡的省道S202已与1号公路实现对接,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面对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凌笪乡政府高度注重规划引领,紧抓“315”品牌示范村建设项目,积极打造罗市中心村,提出“以农兴旅,以旅强农”的口号,依靠旅游景区,借力独特乡村风光,挖掘自身特色,拉开罗市村旅游 农业的发展序幕。

如今,在罗市中心村里,文化大舞台、健身广场、水口公园、旅游服务综合中心、旅游公厕、邮政便民服务……应有尽有,荒山变公园、村庄变景点的梦想已初步实现,同时也让游客在农旅结合中,畅享田园牧歌。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爱国情怀

穿村而过的平坦道路,干净整洁的农家宅院,村口“红色蒋顾,秀美水乡”的标志映入眼帘,这是记者对毕桥镇蒋顾村的第一印象。在这里,浓厚的红色文化提升着整个村庄的“韵味”。

据了解,蒋顾村位于灯塔村东南部,建成面积11.88公顷,耕地1100余亩,现有人口585人。近年来,蒋顾村以夏雨初烈士故里为载体,建立郎溪县革命烈士墓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挖掘夏雨初“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事迹。并以“红色蒋顾,秀美水乡”为建设主题,着力打造集高效农业、现代旅游、红色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宜居宜游宜业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蒋顾村在2019年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最早就是从改厕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全村的改厕覆盖率达100%,建成了农家书屋、停车场、文化广场,进行了河道清理。”该镇美丽乡村建设负责人杨能海感慨地说,“从治理表面脏乱差,到中心村户户改旱厕、污水管网净化,再到主街道绿化升级,前前后后花了500多万元,才有了现在的秀美村庄。”

在完成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该村开始深挖文化底蕴,号召村民为村里的红色文化出谋献力,于是,一幅幅出自村民之手的特色书画走进了农家书屋,一个个夏雨初的革命往事口耳相传。“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夏雨初革命烈士的宣讲。同时建设文化长廊,宣传革命故事,干部群众散步的同时就能了解我们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明白更多文明新风尚。”杨能海说。

加强产业引领 打造“三美”新和

道路更宽敞、环境更洁净、风景更宜人……近年来,十字新和村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老百姓高兴了,这是近几年来新和村最直观的变化。

“污水烂泥不见了,村里的垃圾堆都被撤走了,连蚊虫苍蝇都很少见到,这几年十字的变化很大。”新和村民刘文义表示,自己经常用微信向外地务工的朋友分享家乡美景。

前些年,新和村是全县出名的贫困村,近年来新和村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大力调整经济结构,通过“三变”改革为引领,加强产业引领,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烟叶、绿化苗木、优质粮油为主导产业的农村经济格局。

在这期间,新和村更是以“315”品牌示范村建设为契机,为扮靓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通过品牌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面硬底化、村道拓宽、危旧房拆除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举办了樱花节、乡村春晚、农民丰收节等乡村振兴系列旅游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2020年新和村被郎溪县委县政府确定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试点地,为此,新和村积极探索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三美’模式,试点打造‘三美’银行,结合村情民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打响‘樱花’品牌,奋力打造‘五位一体’的‘三美’新和。”新和村党总支书记张宗平表示,下一步,该村将进一步利用财政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一方面结合新和村苗木花卉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康龙公司为龙头,以千亩油茶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和村油茶种植加工业,通过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当然,郎溪的美丽乡村远不止这些,那一座座散落在郎溪版图上的村落,都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郎溪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熠熠生辉,为“美丽郎溪”的生态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余克俭 黄康葵)

相关资讯

临危辨真才 淬火炼真金——长泰区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检验村(社区)干部的试金石​

长泰区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督查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由区纪委监委和区委组织部组建9个督导组分赴乡镇(场、区、办事处),采取“点”上看、“线”上督、“面”上听等方法,在关键时刻和防疫一线考察识别村(社区)“两委”干部,引导全区广大村(

四川广元利州区:“党建+”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

“现在路通了、灯亮了,我们村的景色也打造的越来越美了,周末来游玩的人多得很。”“村里条件改善了,我儿子也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养牛、养鸡、种茯苓,日子越过越好了……”4月26日,走进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雪峰街道金山村,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点赞

舞阳苏晓光:退伍返乡当支书 带领村民奔富路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34岁的苏晓光是舞阳县保和乡大路李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12月,他退伍后返回家乡,承包土地,建设农场,发动村民自主创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我们引导村民套种小麦和烟叶。”苏晓光告诉记者,大路李村有4个种烟大户

科学精准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焦作马村区召开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会

8月15日上午,焦作市马村区以视频形式召开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会,全面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市相关要求,通报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重点。区委书记师少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当前

安徽淮北市杜集区“党建”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

本报淮北讯 (通讯员 王飞)近些年来,安徽淮北市杜集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租赁型、服务创收型4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建强村级党组织促发展、发

山东省周村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周村区气象台2022年10月02日02时40分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区王村镇3小时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计2日凌晨到上午我区全部镇和街道降水将持续。为此周村区气象台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请注

河北唐山市开平区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河北新闻网讯(智慧娟) 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疫情防控,连日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全力组织开展村庄清洁和防疫消毒行动,坚决做到“两清一消”,在该区持续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热潮。开平区越河镇坚持垃圾“日产日清”,特别是对卫生死角进行突击

一斤能卖5000元,比黄金还贵的黄花梨,农村人为什么不愿意种?

“花梨”一词在清朝和清朝的《西洋朝贡典录》中就有记载。清代大量采用了新品种的花梨木,为了将其与过去的品种区分开来,称为“黄花梨”。 在明清两代鼎盛之时,黄花梨价值连城。据古籍记载,明朝一张黄花梨子的价值是十二两银子,那时候一个丫环的价值,连

价值百万的祖传黄花梨桌凌晨被盗?村民称曾发现可疑车辆……

今年8月底,海口一村庙的黄花梨八仙桌被盗,八仙桌重达百斤,有上百年历史,价值36万元。一周后,迫于法律和舆论压力,嫌疑人将已经拆分的八仙桌送了回去。后来,警方成功将两名盗窃八仙桌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到案。这起案件一度轰动一时。如今,海口琼山区红

现在黄花梨木有多贵呢?为什么农村不种植呢?

黄花梨还要看它的品质以及它的来源,具体的雕刻程度等综合价值来看,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话“黄金换木头”,这件事在网上发生过,确实发生过。是在07年的时候,有一家红木公司推出一个活动,你家里面只要有海南黄花梨做的木头,无论是啥,无论做成了什么,1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许昌新闻头条网海尔智家A股今日安庆西凤酒股票网名人名言大全今日衡水域名注册购买官网ChatGPT聊天机器人珠海头条新闻网以色列旅游网绵阳新闻网今日网TCL科技A股今日铜陵摄影爱好者南昌头条新闻网流浪地球2影评网世纪数藏NFT中国式离婚python编程教学网广元新闻头条网佛山照明灯饰网上饶新闻资讯网居家风水学儿童玩具批发资讯网西安旅游攻略网SEO优化知识网福建旅游网长空之王电影网今日滁州满江红电影影评网
今日宣城网-宣城自古有南宣北合一说,有着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有文房四宝文化、徽文化、诗歌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宗氏文化并存共荣,素有“宣城自古诗人地”、“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之称。曾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宣城也是诗人梅尧臣、数学家梅文鼎、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徽墨名家胡开文、学者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书画家吴作人的故乡。
今日宣城 zhoujiji.cn©2022-2028版权所有